國人退休金愈存愈少!補足資金缺口靠這兩招

文章取自:遠見35
文 / 沈瑜、林子頊


根據台灣人壽與政治大學商學院針對25歲以上民眾進行的「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」調查,國人「退休信心指數」居然連續兩年不及格,每2個「未退休族」中,就有1人表示退休金準備不足,更有超過七成四的民眾悲觀地認為,未來政府年金給付將會調降。

與退休生活最相關的莫過於長照問題,然而民眾也對於長照方面不太有信心。根據調查,逾6成的未退休族表示,不熟悉長照2.0制度與商業長照險;且有64.5%的未退休族未規劃長期照顧險。

民眾有多不熟悉長照資訊?調查顯示,超過5成的未退休族,希望將來老了可入住養生村,但多數人希望每月花費在3萬元以下,低估了動輒高達8萬的長照費用。政治大學金融學系教授楊曉文指出,顯見他們對臺灣安養照護制度與資訊瞭解仍不足夠,也凸顯未退休族對長照瞭解程度,未能因社會走向高齡化而與時俱進。

此外,醫療方面,受訪者也看衰,高達95%未退休族擔心將來健保財務不健全,尤其怕自費項目變多、住院負擔差額增加。

不過比長照好的是,有74.1%的未退休族已投保醫療險,且認為在保障項目與給付金額規劃相對足夠,只是絕大多數未退休族認為,住院醫療險就能因應高齡化社會醫療的保單。


調查:40歲就開始累積退休金,但卻愈存愈少

在這種情況下,國人願意自存的退休準備金卻腰斬砍半。相較去年,受訪者表示願意每月存1萬5086元,今年竟大幅降到每月僅存8216元;長照準備金額的6528元相較於去年的9905元,也少了約三分之一。原因可能是受到Covid-19疫情影響,才會致使民眾減少在退休與長照準備的投入金額,但「想準備但準備金額不足」的現象值得注意。


值得慶幸的是,調查發現,過去平均都是43歲才開始計畫退休,從去年降至40歲以下,可見愈多民眾開始思考,如何靠自己活出財富自由的退休生活。

只是,令人擔憂的是,在調查中竟有高達近4成的未退休族尚未準備退休金,顯見在退休準備上缺乏行動力;今年由於疫情造成的不確定感,不少人理財態度趨於保守,儲蓄與定存退休成為退休金準備最主要的工具,佔50.9%。

今年國人使用的理財工具非常兩極。「太保守而選擇定存,恐因通貨膨脹侵蝕掉資產的價值;但太積極買股票,風險又太大。」


** 退休金補足缺口,靠兩招!**

第一招》投資型保單、利變型險種
保險方面,賴玉菁推薦積極理財族群,可多購買「投資型保單」;保守小資族則可選擇資產流動性低的「利率變動型險種」,在繳交保費後,依照宣告利率持續累積保單價值,確保財富穩健增值。

此外,也建議民眾及早開始規劃「長期照顧」險種,有的長照險不論疾病或是意外,只要符合失能照顧狀況,就會按保額的倍數一次性給予保險金。後續如果每年符合長期照顧狀態的話,也會每月再給付分期保險金,可以有效來降低長照需求所帶來的經濟壓力。

楊曉文強調,退休理財這事,不能等到年齡很大的時候才去理財,理財工具使用期間須拉長,透過複利效果長期累積退休金。


第二招》勞退自提6%,可享遞延稅負
黃泓智則傳授一招,那就是善用勞退自提,透過時間複利替自己多賺退休金。

在投報率3%的情況下,25歲開始自提的所得替代率,是40歲的兩倍。
在2005年施行的「勞退新制」中,雇主必須提撥最低6%的薪資至勞工專屬勞退帳戶,勞工也能自行提撥最高6%的薪資。除了能從年輕開始累積退休儲蓄,也能享有「遞延稅負」的節稅效果。

黃泓智精算自提成效,以一位25歲年輕人為例,月領3萬5000元,規劃65歲退休,而退休後還能再平均多活25年,此時若有勞退自提6%,假設年投資報酬率3%,相對於完全沒自提的人,退休缺口總額能從441萬降至150萬元。而每個月須自己補貼的投資金額,也可從4808元降至1638元。

若運氣好,投報率高達6%的話,甚至能完全補足退休缺口,安心退休。

「退休應從小額資金開始理財,積少成多!」黃泓智語重心長提醒,很多人以為退休準備門檻要很高,要等到自己有一個足夠的錢才要開始,但其實反而裹足不前、延誤退休準備進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