洋清橋簡介與由來
洋 清 橋
竹118縣在未開通之前,今錦及湳湖地區的居民,要前往關西市集,一定要經由湳湖至湖肚的產業道路,跨越在這條重要幹線上的洋清橋,屹立在此超過60多年。
以關西眾多石拱古橋的歷史中,雖不足以掛齒,但對於超過七十歲年紀,胼手砥足開墾彩和山腹地的民眾而言,記憶之重要無可取代。
最早的洋清橋,是在七十七年前由仕紳劉洋清,獨資以三支較粗的樑架於橋墩之上,並用木板釘於樑上做橋面,橋邊以木欄杆來保護民眾過橋的安全,並以其名字命名為「洋清橋」。
當時所使用之材料已不可考,也因木材不堪風吹雨淋,加上人潮來往密集,木橋只使用了約十五、六年即破損不堪通行。
台灣光復之後,隨著商業與農業運輸的需求,來往馬武督﹙現金錦地區﹚的民眾建議,希望改建堅固的石拱橋,保障行走的安全,由當時里長周双鳳發起募款,居住橋旁的仕紳李思青熱心公益捐助造橋大部分經費,其他則由當地民眾樂捐,聘請當時具拱橋建橋造詣的邱家立師父兄弟,沿用矗立岩盤上的石橋墩搭建而成,故有「洋清基礎建橋過」之頌詞流傳至今。
隨著時代工業巨輪的挺進,原來只有供行人與一般牛車通行的窄小橋面,以不敷日新月異的汽車運輸與會車使用,雖然當時竹118縣已通車甚久,來往於馬武督的居民已很少使用這條橋,但基於地方發展與交通安全,民國六十二年時,里長吳來春沿用舊橋墩,再度將橋面拓寬,即使經過數十年使用,經歷多次的洪水衝擊,此橋仍安全方便地讓東山居民送往迎來。
洋 清 古 橋
洋清橋歷史由前東山里長李有成﹙已往生﹚尊堂李黃檀妹所口述,現年已104歲人瑞見證此橋的發展。
八十二年的木橋搭建歷史見證,現今93高齡的宋玉英有深刻記憶,她口述在九歲時,養母往生,欲送火把上山頭,卻因正搭建橋樑無法通行,孝親之情於河邊嚎啕大哭,當時的造橋師父讚譽小小年紀有此孝心,這段記憶歷久彌新。
當時建橋師父邱家立先生雖仍見健在,已有104歲高齡,心智呈現明顯退化跡象不便訪談。
附記:
民國96年7月5日下午三點多,桃園縣婦人方文先帶著雙胞胎的兒子及外甥女,在洋清橋下戲水,本地湖肚確是炎陽高照,四寮至十寮傾盆大雨,戲水民眾毫無警覺,當時里民在洋清橋旁好心提醒要他們注意,山區下大雨要小心,話說完不久,真的山洪暴發,方女士在洪流中奮力將長子推向岸邊,由當地居民抓住衣領拖上岸,轉身想再救外甥女及么兒時,三人就被急流捲走溺斃。
前段客路—古道古橋關西路
洋清橋資料:蘇阿福提供 東山里石拱橋訪談人:吳昌宏
主編:黃卓權